当前位置:首页 » 晋商五百年 » 晋商名人 » 正文
薛氏三兄弟:耕读商融于一体
来源:晋商大会薛晓华 浏览次数: 发布时间: 2014-10-11 00:00:00

  明代,在山西大同府天城卫有薛姓三兄弟,他们分别务农、做官和经商,各尽其业,最后成为当地著名的大户。

  薛氏的始祖叫薛士秀,大约于明代初年在河曲当兵,后定居在大同府天城卫。薛士秀生子薛镇,薛镇的儿子叫薛庵。薛庵有四个儿子,分别叫薛春、薛云、薛雨、薛雷。其中薛春有两个儿子,长子薛经,次子薛绮。薛绮生有三个儿子,即是本文所说的薛氏三兄弟,长子薛某(佚名),次子薛纶,三子薛缨。薛纶从小聪颖,记忆过人。少年时和长兄一起在私塾里读书,其兄尚未读完一句,薛纶已经读了好几行。兄长读第二遍时,薛纶已经是熟记在心,背诵如流了。等到年龄再大一些的时候,薛纶更显才思敏捷,数百字的文章马上做出来,而且文藻秀美。长兄对薛纶的才华非常佩服,便放弃了学业,继承父业,力田耕作,以资助二弟薛纶读书。薛纶在兄长的勉励下,更加奋发读书,终于在明隆庆二年(1568)考中了进士,步入仕途。

  明万历十年(1582),薛纶出任陕西按察司副使。不久,薛纶辞官回籍。有人很惋惜,而他却说:“我有幸继承先辈的产业,兄耕弟贾,帮助我求学,我才有今天的职位,我已经很满足了。”

  三弟薛缨是两淮盐商。两淮盐场地处黄海之滨,北接山东,南至两浙,以淮河横贯中间,淮河以北为淮北盐场,以南为淮南盐场。两淮盐场是明清时期全国最大的盐区,历史悠久,最早的记载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在两淮一带生产海盐。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,两淮盐在全国盐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。明清时,两淮盐业的产销进入鼎盛时期,无论是盐场规模、产盐量、政府规定的盐引数、行销范围,还是盐税收入,均居首位。在明代以粮食换取盐引的“开中法”政策的刺激下,山陕商民“争先趋中”,输粮换引,许多商人成为奔走于江淮之间的大盐商。

  明代中前期,两淮盐场曾是山陕商人活动的主要领域和经营致富的摇篮。“淮盐以西商为大宗”。明代中叶,由于国内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,开始于明代初年的商人在九边地区纳粮换取盐引的开中法制度,逐渐被纳银的折色制度所代替了。盐商也分化为边商和内商。边商专门运送米、粮等物资到北方的卫所,然后换取盐引,但边商不再从事食盐的运销,而是直接将盐引转售与内商。内商则指在盐场买盐,然后从事食盐运销的商人。薛缨就是这种从事两淮盐场食盐运销的商人。由于内商处于垄断食盐运销的地位,获利很多,资本的增值快。所以,山西、陕西、安徽等地的大盐商,纷纷到淮安、扬州等两淮盐的运销中心城镇落籍。在边商转业内商的转移初期,山西、陕西盐商的势力要超过徽商。嘉靖时,“西北商贾在扬者有数百人”。薛缨也是在这个时期定居扬州的。

  自薛士秀定居大同府天城卫开始,到第六代的薛纶三兄弟,都没有分过家产,薛氏家产都是共同经营的。自从薛缨在扬州置下家产后,薛家在大同和扬州两地都有家产和人口。为了照管两地的家族人员和田宅、商业等事,薛纶辞官后,经常往返于大同和扬州之间。可见,薛氏在大同和扬州的产业应该是都很可观的。这种耕、读、商融于一体的家庭,反映了明代山西商人家庭结构的一个特点。

  王勇红(山西省社科院晋商文化研究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