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» 晋商五百年 » 晋商名人 » 正文
范士逵: 独辟蹊径成巨富
来源:晋商大会薛晓华 浏览次数: 发布时间: 2014-10-11 00:00:00

  想致富,经商是条捷径,但并非人人都能成功。举凡成功之人必有敏锐之处。明代晋商范士逵就是靠独辟蹊径、扬长避短,最终后来居上的典型。

  范士逵生于1498 年,蒲州(今永济)人。他的家乡是著名的河东潞盐所在地,靠盐起家成就了当地一代代商人。范士逵祖上三代且农且商,兼事盐业。不过范士逵出生时,范家已每况愈下。1492 年,户部尚书叶淇上书皇帝改变盐法,以期解决明代开中法施行既久弊端,如政府肆意增发盐引(取盐凭证)造成了盐引壅积、许多盐商有引支不到盐等等。改革的办法是将纳粮取引改为纳银取引,此举大大降低了盐业的经营门槛,竞争日趋激烈。范家作为小盐商,生意日陷窘境。

  成年后,范士逵面前有两条路:继守祖业或另谋他途。操持祖业,对范士逵来说驾轻就熟,且蒲州守盐场,相对便利。不利也是显而易见的:此时,盐法改革后,一些手拥重资的大商人或有官僚家族背景的大户趁机而入,大批像范士逵家这样的中小盐商深受打击。迫切改变现状的愿望和建功立业的雄心,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另谋他途。

  对于商机的把握,范士逵慧眼独具。他看到,有的地域粮食缺口很大,有的却相对富足,各地粮食差价很大。他决定从粮食经营起步,与他人合股开办了德昌米行。

  蒲州周边地区土地肥沃、富产粮食。范士逵在这里大量收购粮食,然后运到边陲重镇去售卖,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。“百样生意百种做,灵活经营客自多。”范士逵经营时头脑灵活,方法上也不拘一格,只要有利可图又不逾法,他都敢尝试。几年下来,范士逵不仅将自己的生意打理得红红火火,同时还结交了许多商界友人,德昌米行很快成为当地最大的米行。

  之后,范士逵挺进需求更加庞大的军贸市场。由于竞争激烈,不少商人用粮食从官府换来取盐凭证后,却无法兑换到盐,很多商人开始收手,军队的粮食供应逐渐成了问题,导致西北边镇粮价浮高。有需求没供给!范士逵认定了这个大好时机,专程到关陇、兰州、张掖、酒泉等西北边镇一带考察情况、熟悉交通,收集信息,筹算调度,生意越做越大。在粮食贸易中完成了原始积累后,范士逵涉足盐业的念头蠢蠢欲动。嘉靖二十七年(1548 年),明政府再一次对盐政进行改革,改官办为官督商办,即将开发、制盐的权力下放到民间,鼓励一些有实力的大商人开发盐矿,自行销盐。政府只负责核查产量,并抽取三成利润。政策一出台,许多广有聚积的大商人纷纷投入开矿制盐的行列。

  范士逵打听到新任的盐运使司是过去同他有些交情的李桢,便专程前去拜访。在李桢的通融下,范士逵终于拿到了盐池的经营权,条件是除上缴国家三分利润外,再给李桢本人一分好处。

  初涉盐场,范士逵并不急于收本。在同行同业中,要想生意做活做火,质量是通行证。他一再告诫属下:宁坐“冷板凳”,也要活招牌;宁肯多费工,也不以次充好。范士逵的盐行按部就班,无论盐市如何浮沉起伏,他从不做囤积居奇、哄抬盐价的缺德事。几年下来,他的盐行得到了老百姓的好口碑,“创出金字招牌,顾客挤上门来” 。由此,他不仅在盐业行站稳了脚跟,还伺机将生意扩大到其他行业。

  自古以来,经商致富并无成式。行业不同,个人条件不同,所采取的方式、方法也不同。“人弃我取,人取我予”,从范士逵经商成功的经历来看,独辟蹊径,才能出奇制胜。

  宋丽莉(山西省社科院晋商文化研究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