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» 晋商五百年 » 晋商研究 » 正文
历史话剧《立秋》尽现晋商兴衰成败
来源:晋商大会李晓丽 浏览次数: 发布时间: 2014-08-21 00:00:00

  历史话剧《立秋》尽现晋商兴衰成败
  
  4月27日晚上8点,由山西省话剧院排演的大型历史话剧《立秋》在省城上演,中国近代商业史中最杰出的群体晋商在时代风云变幻中的辉煌衰败、国仇家恨、儿女缠绵又重新鼓荡着新一代山西人的心。

  《立秋》讲述的是曾经辉煌一时的丰德票号,在民国初年时局动荡、国运衰微的形势下,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,并最终因为悲剧性的时代而毁灭的故事,其中夹杂着传统与现代、忠诚与背叛、个人与历史、封建家族与现代爱情的种种纠葛,更使整个话剧张力十足,剧场内观众也随着剧中人物的起落沉浮而悲伤喜悦。

  本剧是山西省话剧院建院以来投资规模最大、人员投入最多、制景最为复杂的话剧,也是我省第一次以话剧形式表现晋商文化史,反映山西深厚文化底蕴的话剧。创作演出人员以冲刺国家精品意识的心态对该剧千锤百炼,为省城观众奉献上了一部难得的好戏。有观众评价这部话剧“像陈年老汾酒、老陈醋一样耐人寻味”。然而,本剧的成功演出却缺少了一位最应该听到掌声的人,她就是本剧的导演———国家一级导演、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、著名导演艺术家陈(禺页),74岁的陈(禺页)导演不顾自己年事已高,对剧本进行了二次创作,为本剧的成功演出付出了非同一般的心血和汗水。4月18日,因积劳成疾,心脏病突发倒在了自己所从事一生的工作岗位上。

  在演出结束后,陪伴了陈禺页导演最后48天的场记李颖文捧着陈导演的遗像,在全体创作演出人员的簇拥下登上了舞台,本剧的全体创作人员以这样独特的方式来表明陈禺页导演虽然走了,但他将会以他数十部如《立秋》般不朽的作品而获得永生。(记者:李遇)

《立秋》剧照

《立秋》剧照

  回乡观《立秋》

  五一从杭州回太原休假,恰逢省话剧院上演新编话剧《立秋》,据说其是近年难得的佳作,遂与歌唱家邓欣欣和音乐家景建树夫妇相约一起到晋剧排练场观看。是夜,竟然通宵失眠,为山西能拿出这样的好作品而欣慰、感慨、振奋。

  作者选择了晋商从辉煌走向没落的历史性转折作为切入口下笔,在“立秋”这天浓缩了诸多矛盾焦点,把具有很大跨度的象征性事件,做了高密度集中处理,丝丝入扣、环环相连,在最强烈的矛盾冲突中戛然而止。继之,首尾呼应,序幕中的场景缓缓再现:立秋了,树叶大片大片落下来……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啊!对于晋商的命运,留给观众深深的思考……后来呢?后来呢?后来呢……那充满寓言意味、反复询问的儿童之声回荡天际,隐约而沉重地敲击着观众的心灵,仿佛历史老人的脚步,渐行渐远……令人叹服的神来之笔。唤起了人们对于晋商曾经的辉煌、山西从前“海内首富”的经济地位、后来由盛而衰等社会问题做一番深刻的思考。该剧告诉我们很多:贫瘠的山西原本也可以不依靠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而繁荣昌盛;山西人曾经的辉煌中蕴涵过怎样优良的传统文化;现代山西人精神上丢掉了什么……这也许就是剧作者的良苦用心。

  主人公马洪汉是历史和社会造就的具有代表性的末路英雄,他刚愎自用、抱残守旧,但也生不逢辰。“非不为,非不能为,而是天不让我为。”这是马洪汉这个人物悲剧命运深层次的精华所在。按照剧情的推移和我们熟知的历史走向,毫无疑问,票号的命运是老太太地窖里那80万辆黄金拯救不了的。“上个世纪中叶以来连续不断的激进主义的暴力冲撞,一次次阻断了中国经济自然演进的路程,最终摧毁了山西商人。”(余秋雨《抱愧山西》)是被历史已经证明的事实。

  山西商人的信誉建筑在旧政体的稳定上,旧政体的瓦解,使得依附在这个政体上的一切,包括信仰的,文化的,经济的所有东西分崩离析。封建政权的土崩瓦解,西方文明的强大冲击,各种名堂的革命不可避免地大潮般袭来时,山西商人强健的人格水平,“勤奋、敬业、谨慎、诚信”的企业文化,也挽救不了信誉的倒塌。帝制告终了,如何对一个商人讲信誉?各种军阀的政治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,谁又能对他的票号负责?社会对票号不讲信誉,票号又如何对顾客讲信誉?结果自然是彻底毁灭。后来呢?后来呢?后来还有……逃得过今天逃不过明天。而主人公真实的命运是最终宣告破产,因负债累累,“由法院拘捕来京”,“彼巍巍灿烂之华屋,不无铁扉双锁,黯淡无色”(摘自余秋雨《抱愧山西》),从而结束了一代财雄的英雄主义梦想。剧中的结尾处理反复使用了“后来呢”这个遥远的童声,其深刻的含义或许正在于此。

  毫无疑问,剧本是成功的,就山西的整体文艺水平而言,演出也是精彩的。但如果能再精益求精,相信该剧有望成为传世经典之作。

  就剧本存在的不足来说,以笔者之愚见有这么几点:

  孙子说:“我不吃烙饼,我要吃刀削面。”爷爷说:“你真是个山西娃,就知道吃刀削面。”孙子说想吃刀削面,已经说明他是个山西人,爷爷的强调似可不必。

  马洪汉反复引用刘邦的《大风歌》。编剧的意图许是想通过《大风歌》来表明,主角不仅是商界一代“志在四方”的枭雄,且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之儒商,但处理手法不够自然。

  把儿女婚变、挤兑、二老板许凌翔的“反水”等大事件,硬生生挤在“立秋”这短短一天里,时间上有些不合情理。

  总之,虽有欠缺,但瑕不掩瑜。

《立秋》剧照

《立秋》剧照

《立秋》剧照

《立秋》剧照

《立秋》剧照

《立秋》剧照

 

《立秋》剧照

《立秋》剧照